下月初中將開學,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小升初的過渡期?為此,重慶文理學院教育學院博士呂曉對家長的種種疑問進行了解答。
不要像以前一樣對待孩子
問:孩子上初一,新生家長應該做些什么?
答:孩子升入初中,身心迅速成長,自我意識增強,但心智又不是很成熟。作為家長,有兩個方面必須注意:一是要予以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;二是要加強自身學習,為孩子提供科學有效的引導。
很多家長還像小學階段那樣對待孩子,那么就可能出現兩種結果,要么孩子習慣了溺愛,始終“長不大”,要么就是孩子開始疏遠父母,覺得父母對自己不夠尊重和信任,心靈之門對父母關閉,不愿意和父母交流。
幫孩子樹立自己的理想
問:孩子挺聰明,但學習積極性不高,以前獎勵這招還管點用,現在卻越來越不靈了,怎么辦?
答:學習動力往往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(tài)度。小學階段的孩子的學習動力,一般都停留在比較淺的層次上,比如表揚、榮譽、獎勵等,也有的是為考個重點中學。升初中后,隨著年齡增長、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提高,這些“手段”的效果會越來越弱。
家長可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,幫助孩子樹立自己的理想,使之成為孩子學習的推動力。
學習上各科都要謹記“多”
問:孩子如何調整學習方法,才能適應初中學習呢?
答:其實所謂適應,就是進入一種正常的學習狀態(tài)。孩子在各個學科的學習中,處于積極主動有效的狀態(tài)下,我們就說他適應了這個階段的學習。一般來說,數學要保持嚴謹,多練習多演算;語文要多讀、多寫、多思考;英語要多記、多背。
注意觀察孩子毅力習慣
問:孩子小升初后,學習方面最大的變化是什么?
答:初中階段,學習科目增多,各學科知識量增加,知識難度也較大。孩子小升初,學習方面有一個適應期。如果孩子能從一開始就注意提高學習效率,從認識上高度重視初中和小學的區(qū)別,盡力去適應,那么即使之前發(fā)展得平穩(wěn)甚至平庸,也會變得優(yōu)秀起來。
應對孩子的初中學習,家長要關注三點:一是孩子的毅力,二是孩子做事的習慣,三是孩子各個學科的平衡發(fā)展。
- 對癥檢查,查必要項目,提供規(guī)范檢查結果,拒絕虛假結果
- 對癥施術,做必要治療,采用規(guī)范治療手段,拒絕過度治療
- 對癥開方,用必要藥品,實施規(guī)范用藥標準,拒絕盲目用藥
- 明確定價,做惠民醫(yī)療,推行國家規(guī)范價格,拒絕高價醫(yī)療
- 崇尚醫(yī)德,以卓越服務,執(zhí)行規(guī)范服務流程,拒絕天理漠視